今天是

【健康科普】开会犯困不怪你!是会议室里的二氧化碳“超标”了

信息来源:科普中国 日期:2025-10-29

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:一个重要的会议开久了,明明睡眠充足,却开始感到头脑发昏、注意力涣散,甚至有点莫名的烦躁?看着PPT上的字,却怎么也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?别急着归咎于昨晚没睡好或者会议内容太无聊,真正的“元凶”,可能正无声无息地弥漫在你们周围的空气中——它就是二氧化碳(CO₂)。

  不只是缺氧,更是“中毒”

  传统观念认为,密闭空间里人头晕是因为“缺氧”。但现代研究发现了更精确的机制:即使氧气含量依然充足,只要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累积到一定程度,就会直接对我们的大脑认知功能造成负面影响。

  当室内CO₂浓度超过1000 ppm这个临界点时,科学实验就开始观察到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变化:

  决策能力下降:研究人员发现,在高CO₂环境下,受试者在战略思考和危机决策测试中的得分会显著降低。

  注意力难以集中: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变慢,更容易分心,维持深度专注变得异常困难。

  记忆力减退:无论是短期记忆(比如刚刚同事提出的建议)还是信息检索能力都会受到影响。

  这就像给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的大脑,悄悄施放了一种温和的“麻醉剂”。你不是一个人在犯困,是大家集体“中毒”了。所以,当你下次开会开得头晕脑胀时,这真的不是你意志力不坚定,而是一个有硬核科学依据的生理反应。

  认识到这个问题,我们就能主动出击,夺回会议的主导权。以下是几个立竿见影的方法:

  会前开窗,强制通风:这是最简单、最有效的方法。哪怕只是开会前10分钟打开窗户,形成空气对流,就能极大降低初始CO₂浓度。如果天气允许,在会议中途休息时开窗几分钟,效果惊人。

  善用新风系统:如果是在有新风系统的现代化办公楼,确保会议期间新风系统处于开启状态。它正是为了排出污浊空气、注入新鲜空气而设计的。

  控制会议时长与规模:避免把20个人塞进只能容纳15人的小会议室。能站着开短会,就别坐着开长会。提倡高效、精简的会议文化,本身就是对团队认知资源的保护。

  引入绿植(辅助作用):虽然植物在光照下能吸收少量CO₂,但对于短时间内人群产生的高浓度CO₂来说,它们的作用有限。不过,绿植能改善心理感受,依然是会议室的优秀点缀。

  下次开会再感到昏昏欲睡时,不妨勇敢地提议:“我们开窗通一下风吧!”这不再是简单的个人感受,而是基于科学的工作效率优化方案。清新的空气,不仅是健康的需要,更是清晰思考的保障。记住,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偷走的不仅是你的清醒,更是整个团队的智慧和效率。

 

 

 

 

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:4207000006 鄂公网安备:42070402000097 鄂ICP备05017375号
主办单位:湖北省鄂州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:鄂州市科技信息中心
联系人:龚卫东  电话:027-60896287 027-60896553 传真:027-60896391  
地址: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89号 点击总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