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

贵州山区名特水产加州鲈池塘养殖技术

信息来源:鄂州市科技局 日期:2020-04-14

贵州省水资源丰富,水质优良,适宜于加州鲈的养殖,具有开展商品加州鲈养殖的优越条件。为探索加州鲈在贵州山区池塘的养殖效果,我们于2018年在贵州省绥阳县风华镇进行了加州鲈池塘养殖试验。[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]

一、养殖及管理

1.水源

水源为水库水,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,通过水泵抽入池塘。

2.池塘

试验池塘 1 口,面积为 2 亩。池塘进排水方便,池塘水深1.0~1.3米。每口池塘配备1.2千瓦叶轮增氧机1台。

3.饲料

采用鲈鱼专用配合饲料,苗种饲料粗蛋白质含量≥45%,后期饲料粗蛋白质含量≥40%。

4.池塘消毒、施肥和注水

试验前对鱼塘进行前期改造,清淤消毒,以杀灭池底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。鱼种下塘前期保持水位0.7米,后期随着鲈鱼个体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,直至水位在1.0~1.3米。

5.苗种与放养

(2)鱼种放养:5月10日将加州鲈鱼种放入池塘,在池塘里架设网箱进行驯化。每培育 10~15天,用竹筛筛选1次,将规格不一致的苗种分箱培育,以防相互残杀。待鲈鱼苗培育到10厘米以上,即可计数入塘。5月20日将配养的鲢、鳙鱼种放入池塘,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。

表1 鱼种放养

6.饲养管理

(1)水质调节:保持水质清新,池水透明度为20~30厘米,pH 7.0~8.5,溶氧5毫克/升以上。每半个月换水1次,换水量为10%~20%,每15~20天泼洒1次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节。

(2)投饲:坚持“四定”投喂原则,根据天气、季节、水质、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调整。苗种阶段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5%~8%,每天投喂4~6次;成鱼阶段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1%~3%,每天投喂 2~3 次,每次投喂以鲈鱼吃饱为准。投喂从5月10日开始,至11月5日结束。

(3)分塘饲养:殖中塘内鲈鱼个体出现差异,应及时把鱼按规格分开,同规格的放在一起饲养。

(4)日常管理:坚持早、中、晚巡塘,观察鲈鱼摄食情况。在高温季节控制投饲量,适时开启增氧机,防止缺氧泛塘。及时调节水质,做好生产管理记录。

(5)病害防治:加州鲈抗病力强,养殖期间很少有疾病发生,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。病害暴发后要及时对症下药,严禁使用违禁药物。

二、结果与分析

1.试验结果

在养殖175天后(11月5日)进行干塘称重,鱼种出池情况见表2。

表2 鱼种出池情况

试验结果表明:在以上饲养方法及管理水平下 , 放 养 未 驯 化 鲈 鱼 种 4000 尾 , 驯 化 成 功3317 尾 , 驯 化 成 功 率 达 82.9% , 平 均 尾 重425.5克,平均单产705.7千克/亩;鲈鱼试验塘的饲料投喂量为2047千克,饵料系数1.45,说明鲈鱼在山区池塘养殖环境下生长速度较快,适宜推广养殖。

2.经济效益分析

经济效益详见表3。

表3 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元

三、小结与讨论

1.贵州山区适宜加州鲈的养殖

加州鲈是广温肉食性淡水名贵鱼类,具有个体大、生长快、适应性强、病害少和肉味鲜美等优点,目前已成为热门特种水产养殖品种。本次试验加州鲈的生长速度、成活率均较高,表明在贵州山区池塘养殖加州鲈,其生长优势也能得到较好的体现。

2.苗种驯化和及时分筛是养殖成败的关键

下塘后的鲈鱼苗饵料为红虫,待吃完池塘中红虫并集群游上水面时进行驯化。驯化时红虫的比例逐渐减少,加州鲈特种饲料逐渐增加,随着个体的生长,之后逐渐减少投饲次数,15~20天可全部转食配合饲料。驯化1周左右进行过筛,筛过的鱼苗进塘进行人工养殖。过筛时先停料1天,筛完后再进行消毒,可使用食盐水消毒数分钟。余下还达不到规格的鱼苗可继续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驯化,直到全部达到下塘养殖规格。

3.保持良好的水质是加州鲈快速生长的保证

保证养殖水体的pH 7.5~8.5,池塘水温20~26℃,平均水温20℃。鲈鱼最适生长温度在18~28℃,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,食欲增强,生长速度相应提高。池塘溶氧在5毫克/升以上,鲈鱼摄食旺盛,生长速度快。如水中溶氧小于3毫克/升时,鲈鱼摄食差,生长速度变慢。

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:4207000006 鄂公网安备:42070402000097 鄂ICP备05017375号
主办单位:湖北省鄂州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:鄂州市科技信息中心
联系人:龚卫东  电话:027-60896287 027-60896553 传真:027-60896391  
地址: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89号 点击总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