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鳝是我国重要的名优鱼类之一。因其肉厚刺少、风味独特、营养丰富,且具有良的药用保健功能,民间常用以治疗颜面神经麻痹、中耳炎、痢疾等多种疾病,自古被作为滋补良品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我国黄鳝人工养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,经过30多年的发展,养殖技术已经较为成熟,单产可达12~15千克/米
2 ,养殖效益较好。目前,黄鳝深加工产品前景较好,烤鳝串、黄鳝罐头、鳝丝、鳝筒等国内外销量逐年增加,开展黄鳝养殖市场前景广阔。
一、鳝池选择
1.鳝池建设 黄鳝可采用水泥池、土池或网箱进行养殖。养鳝池应建在避风向阳、环境安静、排灌管理方便的地方。池深0.8~1.5米,面积20~100米
2 为宜,塘埂坚实不漏水。池底铺经过曝晒的肥泥20~30厘米,以利黄鳝挖洞穴居。进水系统有砂滤井或蓄水池、水泵、进水渠道,进、排水口分开且有密网过滤。养鳝网箱可设置在水库、池塘或稻田中,网衣选择网眼密的聚乙烯网片制作。单箱面积不超过20米
2 ,箱口高出水
面0.5~0.6米,箱底铺肥泥20~30厘米。2.鳝池清整 鳝苗放养前,必须对鳝池、网箱进行清理、消毒,可选用生石灰、漂白粉和茶粕等。放苗前3~4天排干池水,注入新水,水深以 10~20 厘米为宜。鳝池放入水草,供黄鳝栖息。水泥池、土池使用水葫芦,网箱使用水花生作为养鳝水草较好。水草面积应占鳝池、网箱面积的50%~80%。
3. 注意事项 养鳝水泥池角应建设为圆角,
池壁顶端砌一块向内的探头砖,土池应在池边设置防逃网,以防敌害进入和黄鳝外逃。新建水泥池pH偏高的应进行脱碱处理,可采用醋酸、酸性磷酸钠或过磷酸等溶液浸泡,也可采用番薯、土豆等薯类植物进行擦抹池壁。新网箱应提前放在水中浸泡,让网衣表面附着一层生物膜,以免擦伤鳝体。水草下池、下箱前应用漂白粉水溶液消毒,以杀灭病原菌、清除水蛭。
二、鳝苗选择与放养
1.鳝苗选择 黄鳝苗应选择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,规格以20~30克/尾为宜,规格太小摄食力差、成活率低。优质鳝苗应无病无伤、体质健壮、规格整齐,可采用深水加压法进行选择:将装有1/3鳝苗的水桶注满水,盖上盖子,过 10~15 分钟观察桶内鳝鱼的活动状况,剔除浮在水表层、头部伸出水面的鳝苗,保
留沉于箱底的健壮鳝苗。
2.鳝苗放养 鳝苗放养时间应选择在4-5月或8-9月,避开黄鳝性成熟繁殖期。鳝苗放养必须提前1~2天经放鱼试水,证明无毒性后可放养。使用20~30毫克/升的高锰酸钾或3%食盐溶液药浴鱼体5~10分钟,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。应尽量选择连续晴天,水温、气温相对稳定的天气放养鳝苗,大风、暴雨天气不宜放养,放养密度为1~2千克/米2 。鳝苗放养20天后,再按10∶1的比例投放人工培育的泥鳅苗。
3.注意事项 鳝苗尽量从有孵化能力的良种场引进,不能选用野生鳝、杂色鳝和没有通过驯化的鳝苗。如购进野生鳝,要选择鳝笼张捕的黄鳝,不能选用药捕、电捕、钩钓的黄鳝。黄鳝因有相互残杀的习性,同一鳝池或网箱的鳝苗规格应尽量整齐,避免大小差异悬殊,可减少或避免大鱼吃小鱼现象,且要一次性放足。黄鳝养殖密度较高时,成团缠绕容易咬伤,套养较为活泼的泥鳅,可有效防止黄鳝缠绕,而且泥鳅可以摄食黄鳝的残饵、改善水质。
三、饲料投喂
1.饲料选择 黄鳝饵料有活饵、鲜饵和人工配合饲料3大类。活饵有小鱼、小虾、蚯蚓、螺、蚌、黄粉虫等,投喂螺、蚌前应先将外壳敲开;[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]鲜饵有野杂鱼、畜禽内脏等,投喂前应切碎至黄鳝适口的大小;人工配合饲料有黄鳝专用配合饲料,也可用鳗鱼料、江团料、乌鱼料、蛙料等代替,投喂前应加工成条状或颗粒状,以便于黄鳝摄食。人工养殖黄鳝一般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,适当搭配活饵和鲜饵。
2.投喂方法及投喂量 鳝苗投放后的最初3天不喂食,让其适宜环境,从第4天开始投饵料。以每天傍晚投喂最佳,此时黄鳝采食量最高。饲料应置于饲料台上,饲料台设置于水下5厘米处,面积不宜过大,材质使用木板、塑料板均可。黄鳝正常吃食后每天投饵1~2次,水温18~30℃每天上午和傍晚各投饵1次;水温12~18℃每天傍晚投饵1次;水温12℃以下或30℃以上不投喂。一般日投鲜饵量为黄鳝总重的3%~10%,配合饲料为2%~5%。活饵、鲜饵以1小时、人工配合饲料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度,视天气、水温和黄鳝摄食状况适量增减。套养的泥鳅以黄鳝残饵为食,不需专门投喂,养殖后期每天投喂1次麸皮即可。
3.驯食 未经驯食的鳝苗应进行驯食,待黄
鳝适应环境后开始驯食,驯食时间选择在傍晚,驯食饲料选择黄鳝喜食的小杂鱼、河蚌肉等鲜饵绞成浆投喂。黄鳝正常摄食后,逐步在鲜饵中加入人工配合饲料,直至全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。驯食阶段的饵料用量不宜过大,一般按照黄鳝体重的2%即可,根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,逐步加大到5%。整个驯食过程应在3周内完成。
4.灯光诱虫 夏秋季节可在鳝池的上空装上下两只黑光灯,上面1只悬高,下面1只距鳝池水面约 10 厘米。夜间打开高空的黑光灯,聚集蛾虫,然后打开水面的黑光灯,关掉高空的黑光灯,引高空蛾虫俯冲下入水,供黄鳝吞食。水池上空蛾虫较少时,再打开高空黑光灯聚集蛾虫,如此反复进行。采用此方法不但可以节省黄鳝饲料,还可补充黄鳝动物性营养。
5. 注意事项 喂食黄鳝要定时、定位、定质、定量。黄鳝较为贪食,温度适宜、水质比较好时,每天可以吃掉其体重15%~20%的食物。黄鳝长期摄食过量,易患肠炎和肝胆综合征,甚至会出现“撑死”现象。所以,黄鳝的投饲量应控制在其体重的10%以下。此外,禁止频繁更换饵料。黄鳝适应某种饵料后具有一定的固定性,突然改变饵料的种类,黄鳝会出现拒食的现象,影响其正常的生长。所以应保障饵料的供给,不轻易更换饵料。
四、日常管理
1. 水质管理 池水水质清新,保持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是黄鳝健康生长的必备条件。应及时捞出剩余饵料,以免残饵腐败变质,污染水质。定期注、换水,一般气温在20℃以上时,7~10天换水1次;气温在30℃以上时,3~5天换水1 次,保持水质清新,氧气充足,pH 6.5~7.5。适当保持水层深度,一般10~20厘米深度为宜,高温季节适当加深水位,但不可超过30厘米。
2.水草管理 水草是黄鳝生长的晴雨表,水草长势好是黄鳝健康生长保障,又是黄鳝健康生长的表现。黄鳝体内无鳔,不能在不同水层随意漂浮停留,且需要露出水面呼吸。水草根茎可供黄鳝攀附和隐蔽,是黄鳝良好的呼吸和栖息场所;加之水草还具有遮阳、保温作用,可供黄鳝夏季避暑、冬季避寒。此外,黄鳝正常生长排可以肥水,促使水草长势茂盛,可以通过水草长势判断黄鳝是否健康。养殖初期,水草生长缓慢,可适当施用肥水宝,促进其生长;养殖过程中,当水草过高、过密时,应及时捞出多余部分,为黄鳝提供舒适的栖息环境,同时防止黄鳝外逃。
3.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具有无
毒副作用、无药物残留、无耐药性等优点。它既可以消除水体污染物、净化水质,又可以改善养殖动物机体代谢、提高成活率、促进养殖动物生长。一般每15~20天使用1次微生物制剂改善质。但是微生物制剂易造成水体缺氧,因此不宜在阴天使用;微生物制剂的每次投入量要充足,但不能过量,过量不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;抗生素可以抑制微生物制剂的活性,因此微生物制剂不可与抗生素等同时使用。
4.巡池管理 黄鳝的生长季节为4-11月,生长旺季为5-9月,在这期间要勤巡池、勤管理。坚持每天上、下午各巡池1次,观察鳝池水色变化、黄鳝摄食、水草长势、病害发生等情况,检查池基是否渗漏,并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进排水。同时做好防逃、防鼠、防盗、防汛工作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。定期测定池水溶氧、pH 和温度。定期检查黄鳝生长情况,及时填写养殖日记。
五、病害防治
黄鳝一旦发病,较难治愈,严重的可导致死亡,即使能控制病情,也会影响正常生长。因此,要贯彻“无病先防、有病早治、防重于治”的方针,每隔10~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或二氧化氯1次,一方面可防治鱼病,另一方面可调节水质、改善水体状况。当温度变化过大时适当泼洒“抗激灵+原子氧”提高黄鳝抵抗力。定期检查有无寄生虫和病害发生,对症用药。特别注意冬春季预防水霉病、打印病和水蛭,夏秋季防治肠炎和细菌性疾病。
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:4207000006 鄂公网安备:42070402000097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:湖北省鄂州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:鄂州市科技信息中心 联系人:龚卫东 电话:027-60896287 027-60896553 传真:027-60896391 地址: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89号 点击总量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