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信息来源:耕种帮种植网 日期:2020-05-08
立夏是几月几日?立夏要吃什么?关于立夏的诗句有哪些?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做简单介绍,供网友们参考。
 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  什么是立夏?
 
  立夏,是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令,立是开始,夏是季节,按照传统认识,这是当年夏季的开始日。一般在公历5月5口或6日。
  立夏当天,太阳运行到黄经45度,正午用圭表测日影,影长为古尺四寸六分,相当于今天的1.108米。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,指向巳的位置,也就是东南方向,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四月,又叫月、初夏、槐夏、孟夏。
  按照气候学的标准,5天平均气温达到22度才算夏季开始。在黄河中下游地区,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,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。由此看来,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。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  立夏分为三候。“初候蝼蝈鸣”,蝼蝈也叫蛤蟆,是蛙的一种。这时节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、塘畔鸣叫觅食了。“二候蚯蚓出”,由于地下温度持续升高,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。“三候王瓜生”,王瓜也叫土瓜,这时已开始长大成熟了。清乾隆《新郑县志》载:“四月,王瓜初生摘售,以相送谓之4进’鲜’”。从这三候的描述中我们已看到了夏天的景色。
  蛙类动物一般活动在有水的地方,尤以水稻田旁、池塘边较为多见。蛙既可食用水中的小生物,又可在稻禾下乘凉,抬头还可以吞食飞行于田间的昆虫,食饱后蛙鸣叫,和着树上昆虫、鸟雀的奏鸣;田间湿润的土地上还时有蚯蚓爬过,野草中已见到野生的王瓜长大成熟,可以采摘食用了。如果说春是生的季节,那么夏就是长的季节,大地上的动植物都进入了旺盛生长期,全国各地区气温大幅度提高,雨水也明显增多了,南方的早稻已经分蘖,油菜已经结子,将要成熟了。北方地区的冬小麦也正在扬花灌浆。春播作物大豆、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、棉花等已相继出苗。农作物生长渐旺,田间管理日益繁忙。“立夏三朝遍地锄”,这时锄地既可给土地松土防止水分蒸发,又可以锄掉田中杂草,因此有农谚说“一天不锄草,三天锄不了”。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  “立夏种棉花,有柴没疙瘩”,这时已过了种棉的季节。正值棉花小苗期,这时应查苗、补苗、中耕定苗,并要注意及时浇水灌溉。对于小麦这种主要粮食作物,此时应特别注意田间管理,尤其是注意防止“麦秀寒”的发生。从种植上可以“立夏前后种地瓜”“立夏种稻点芝麻”,因为“到了立夏乱种田”—这时节种植了农作物都会生长,应及时播种宜种农作物。
  立夏还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,周代在立夏这一天,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,到城南郊外迎夏。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。汉代也沿承此俗,《后汉书·祭祀志》载:“立夏之日迎夏,于南郊,祭赤帝祝融,车旗服饰皆赤。”歌《朱明》,舞《云翅之舞》。到宋代,礼仪更趋繁琐。至明代始有“尝新风俗”。清代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载“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,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,相互馈送”。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,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,也有叫“吃补食”的。民间习俗还有“立夏吃蛋,石头都踩烂”,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,还可以耐暑。有的立夏食笋,有的立夏喝酒,都是赶在节日这天,名曰“立夏见三新”,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,各家蒸新茶,并配以各种水果,馈赠亲戚邻居。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  古人认为,立夏三个月(孟夏、仲夏、季夏)为农事繁忙的季节,故此时节又被称做“三夏”。这时草木繁茂,生长旺盛,夏令季节病较多,往往有身倦肢软、食少微热的现象,有时还会暑热伤气。这种情况往往是因劳动强度大、气温偏高、休息不足所致,因此应该注意调整饮食,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劳动时一间,适时补充水分,保证睡眠,适应夏天“长养”的要求,保护身心健康。
立夏吃什么?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  立夏吃什么?

  一:乌米饭
  战国时代,庞涓和孙膑一同进山向鬼谷子学习兵法。庞涓急于求成,学了些皮毛之物就下山去了。孙膑勤奋好学,鬼谷子将兵法精华传给孙膑。庞涓得知后,非常嫉妒他,先假意热情招待孙膑,而后又弄断他的腿,使他陷于囹圄之中,骗他写兵书。孙膑为了保全自己,故意装疯卖傻,把写好的兵书也烧了。庞涓怀疑孙膑装疯,就把他关进猪圈。看守孙膑的老狱卒心眼很好,他与老伴商议后,把糯米用乌树叶浸泡后煮熟捏成小团子给孙膑。庞涓以为孙膑在吃猪粪,就放松了对他的看管。后来,齐国派人把孙膑救了出来,孙膑在齐国大展鸿图,打败并杀死了庞涓。
  孙膑十分感激那位老狱卒,每到立夏,就要吃一顿乌树叶糯米团。人们钦佩孙膑的气节才华,也在立夏时做乌米饭吃。立夏吃乌米饭的风俗便形成了。据说,吃乌米饭还能祛风败毒,连蚊虫也不会叮咬了。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  二、立夏吃蛋
  “立夏吃蛋”的习俗由来已久。俗话说:“立夏吃了蛋,热天不疰夏。”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,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,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,食欲减退逐渐消瘦,称之为“疰夏”。女娲娘娘告诉百姓,每年立夏之日,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,可避免疰夏。因此,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  一种说法是,古人认为,鸡蛋溜圆,象征生活圆满,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。“立夏吃了蛋,热天不疰夏”,很多地方都有吃“立夏蛋”的习俗,是说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、身倦肢软、消瘦等苦夏症状。
立夏的诗句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  《立夏》
  诗画/吴藕汀
  多年不见小黄鱼,
  寄客何来樱笋厨。
  立夏将离春去也,
  几枝蕙草正芳舒。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  《立夏》
  作者:陆游
  赤帜插城扉,东君整驾归。
  泥新巢燕闹,花尽蜜蜂稀。
  槐柳阴初密,帘栊暑尚微。
  日斜汤沐罢,熟练试单衣。

立夏是什么意思?立夏有何习俗?

  《山亭夏日》
  高骈
  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
  水晶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
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:4207000006 鄂公网安备:42070402000097 鄂ICP备05017375号
主办单位:湖北省鄂州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:鄂州市科技信息中心
联系人:龚卫东  电话:027-60896287 027-60896553 传真:027-60896391  
地址: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89号 点击总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