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种放养是鳝鱼养殖生产中的重要一环。要搞好鳝鱼的人工养殖,就应坚持多种渠道解决苗种的来源,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,获取好的产量和较佳的经济效益。
苗种的来源。主要靠采捕或购买天然幼鳝。春天,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,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。捕苗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。
此外,捞取黄鳝受精卵,进行人工卵化,培育黄鳝苗,也是一个好办法。
苗种的质量。体质健壮,无病无伤的可作为苗种。那些用钩捕受伤的,放养后成活率低,即使不死,生长也相当缓慢。因此,一般不宜选用。在捕捉鳝鱼种苗时,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。如在市场上购买,则不能买用糖精、火汤喂过的鳝苗。
苗种规格。苗种规格一般以每千克20~40尾为宜。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,生活力强,放养后成活率高,增重快,产量高。鳝种规格过小,摄食能力差,增重不快,当年不能收益。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,大小要尽可以能一致,不能悬殊太大,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池分能饲养,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,影响生长和成活率。
黄鳝和品种很多,大体上可分为黄、白、青、赤、黑几种,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青、黄两种,脊侧和劲部黄色的也为优良。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,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优去劣,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。
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。放养时间要早,以早春头批捕捉的黄鳝苗种放养为佳。黄鳝经越冬后,体内营养仅能维护生命,开春后,需大量摄食,食量大且食性广。因此,要尽量提早放苗,便于驯化,提早开食,延长生长期。
放养密度因鳝池大小,饵料来源,苗种规格以及饲养管理等不同而异。人工养殖黄鳝,放养密度可稍大些,每平方米放养体重25克的幼鳝100~150尾,即每平方米放养幼鳝2.5~4千克。放养的规格较大,密度可相应减少。反之,则可相应地增加。如饵料充足,也可多放些。家庭养殖一般每平方米放养量以2.5千克为好,池中可搭配放养一些泥鳅。
无土生态养殖
相对有土养殖而言,鳝鱼无土养殖具有管理方便、驯化容易、放养密度大、经济效益高的优点。无土养殖可分为流水无土养殖和静水无土养殖两种类型。现将鳝鱼静水无土养殖技术的要点介绍如下。
(1)鱼池设计
①原则要遵循“防逃、易捕、进排水方便和模拟自然环境”的原则。
②鱼池规格一般为6~10平方米,池高度25~30厘米,室外养殖池稍高。由于鳝鱼比较温驯,只要鱼巢设置得好,没有过强的刺激,极少越墙逃逸。可有用单砖砌墙,内抹水泥或垫塑料薄膜,若干个规格的小池串成一排,但进、排水口要各自独立,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染。
③鱼池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好。
④“三水口”(进水口、排水口、溢水口)要求排水口稍低于池底;进水口设置在食台正上方,与排水口相对,位置一般距池底15~20厘米;溢水口距池底20厘米,室内养殖可不设溢水口。各水口直径5~6厘米,要罩以尼龙网,利于粪便排出又防止鳝鱼逃逸。
⑤鱼巢设计-般在鱼池四角处设置鱼巢,可将瓦片或断砖石块堆放-起,间隙比鱼体稍大一点,但不可太宽,也可用竹管、PC管等代替。另外,鱼池留出1/3面积来设置食台,可用木条、尼龙网钉成长方形框或从市场购买低矮的塑料小盘。
(2)鱼种处理
①鱼种质量成鳝养殖鱼种规格要一致,宜40~80条/千克,鱼种要健康活跃,体表无伤,鱼种体色以黄色、青黄色为好。
②鱼种消毒a.用3%~5%食盐水浸泡5分钟左右,但该方法刺激性强,操作时一定要谨慎;b.用10微克/克高锰酸钾溶液或8~10微克/克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,效果较好;c.有寄生虫尤其是中华颈蛙时用。.2%敌百虫溶液浸洗10~15分钟,或用8微克/克硫酸铜液浸洗5分钟。
③高密度锻炼放人鱼池之前,最好用大塑料盆暂养鱼种1-2天进行高密度锻炼(密度为5千克/平方米),每3~4小时彻底换水一次。
④放养密度一般为1.5~2.5千克/平方米,技术管理水平高时密度可稍高,但不宜超过5千克/平方米。